【台灣/愛滋友善醫師】140216 蘋果日報:杏林春暖 謝思民 打破愛滋污名/創作詞曲 教人愛愛要帶套
2014-02-16
【觀點/NGO倡議】140217 香港關懷愛滋協會:「關懷愛滋 」就感染者的標籤指標所提出的建議/附「內化污名指標」量表
2014-02-19
【台灣/愛滋友善醫師】140216 蘋果日報:杏林春暖 謝思民 打破愛滋污名/創作詞曲 教人愛愛要帶套
2014-02-16
【觀點/NGO倡議】140217 香港關懷愛滋協會:「關懷愛滋 」就感染者的標籤指標所提出的建議/附「內化污名指標」量表
2014-02-19

【香港/感染者調查】140217 東方互動:調查指近半數愛滋病感染者覺被歧視/香港商報:近半染愛滋者想法負面/關懷愛滋協會:社會醫護誤解深 呼籲正視愛滋

調查指近半數愛滋病感染者覺被歧視
2014-02-17 東方互動on.cc東網專訊

關懷愛滋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於2012年12月至去年9月進行全港首項「愛滋污名現況」的研究,了解本港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被歧視的情況。調查訪問了291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現當中49.3%人具「內化污名」傾向,即對自己是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份有負面想法;逾半受訪者精神健康評分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水平。

研究發現有感染者過去一年曾受非愛滋病專科醫護人員歧視,當中13%受訪者表示,曾經在醫院或診所候診時被安排至最後一個接受服務;9.6%住院期間被安排使用即用即棄的餐具,而其他病人用一般餐具;9.1%甚至被拒提供醫療服務。

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曉華指,這些不公平待遇為感染者帶來心理困擾,削弱他們對醫療制度的信心,或令他們不敢尋求協助及治療。亦有逾一成受訪者表示,曾在過去一年被要求應徵申請表上填寫感染狀況,及半成因感染狀況而被迫辭職。

新聞出處:http://m.on.cc/nc/hknews/20140217/20140217150457lc.html


近半染愛滋者想法負面

2014年 02月 18日 香港商報 記者何加祺報導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早前聯同關懷愛滋進行全港首項「愛滋污名現况」研究,發現有近半人對自己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份有負面想法。另外,亦有愛滋病感染者表示,在過去一年內曾受到非愛滋病專科的一般醫護人員及僱主歧視。他們建議醫護人員及僱主公平對待每一人,而愛滋病人則可透過「內化污名量度表」測試,根據自己狀况主動尋求醫療及情緒支援。

該研究調查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進行,共訪問291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顯示有近五成人具內化污名的傾向,即對自己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份有負面想法。中大副教授麥穎思稱,本港在6分為滿分的內化污名指數中共獲3.82分,情况比較嚴重。她說,污名化會減低感染者的生活滿意度和生活質素,建議感染者應用「內化污名量度表」評估自己的內化狀况,主動尋求醫療和支援。

團體促僱主醫護公平對待
研究亦顯示,在過去一年有13%參與者曾在醫院或診所被安排等到最后一個接受服務、9.6%人則在住院時被安排用即用即弃餐具、9.1%人曾被拒絕提供醫療服務。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曉華指出,部分非愛滋病專科的醫護人員對愛滋病缺乏知識,不理解愛滋病的傳染途徑,認為醫務人員要公平對待每位病人。

另外,有愛滋病人表示曾在過去一年受到僱主不公平對待,例如因感染狀况而被迫離職等。    張表示,愛滋病病人同樣受到《殘疾歧視條例》所保障,僱主不應以殘疾為理由而歧視求職者及僱員。建議僱主應着眼僱員的工作能力,并理解愛滋病并不會影響日常工作及透過工作傳染。

新聞出處: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4-02/18/content_3305897.htm

 

 

全港首個愛滋病污名現況研究: 社會醫護誤解深 呼籲正視愛滋
2014年2月17日 香港關懷愛滋協會新聞稿
「關懷愛滋」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於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間進行了全港首項「愛滋病污名現況」(HIV Stigma Watch) 的研究,了解本港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被歧視的經驗及情況,並探討污名對感染者的身心健康的影響,及檢視與污名相關的因素。該研究以不記名問卷方式訪問了291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調查發現,本港感染者的內化污名指數為3.82(污名指數以6為最高分),而當中49.3%(143人)具內化污名的傾向,即對自己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份有負面想法;逾半(156人)參加者的精神健康分數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水平,精神健康狀況欠佳,情況令人憂慮(研究結果見附件1)。

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麥穎思表示,是項研究率先為本地制訂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污名指數,了解本港感染者所經歷的歧視,讓社會重新檢視現行對愛滋病及該病毒感染者的策略和資源分配。她指出,污名化會減低感染者的生活滿意度和生活質素,呼籲感染者應用「內化污名量度表」評估自己的內化污名狀況,並主動尋求醫療和支援,聯絡關懷愛滋等非政府組織,通過朋輩及小組支援認識其他感染者,從而了解如何正面處理感染狀況。而感染者的家人朋友亦應正視愛滋病,正確了解感染途徑及感染者,主動為感染者親友提供適切的情緒支援。

研究顯示有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在過去一年內受到非愛滋病專科的一般醫護人員之侮辱、迴避或歧視,包括在醫院或診所候診時被安排至最後一個接受服務(13%)、住院時當其他人用一般餐具而感染者卻被安排使用即用即棄的(9.6%),甚至被拒提供醫療服務(9.1%)。這些不公平對待不單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帶來心理困擾,更會削弱他們對醫療制度的信心,不敢尋求協助及治療,無助於控制愛滋病疫情。而亦有受訪者表示,曾在過去一年被要求填寫感染狀況(10.6%)及因感染狀況而被逼使辭職(5.4%)。

對此,「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曉華提醒醫護人員及僱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其他殘疾人士一樣,受到《殘疾歧視條例》保障,他們不應在接受醫療服務及設施、求職、就業及日常生活中受到歧視及標籤。張曉華指愛滋病已被界定為長期病患,感染者通過治療即可維持健康,而日常生活也不會傳染他人。即使在接受醫療服務時,只要如對待其 他病人一樣,做足一般性的標準預防措施,醫護人員已能預防感染,並無需要特別處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因此,她呼籲社會,尤其是醫護界應多主動正確了解愛滋病及病毒感染者,並建立正面、具支援性價值觀,達致「不隔絕,使共融」的社會環境 (具體建議見附件2) 。

文章出處:http://aidsconcern.org.hk/index.php?route=all_news/news_info&news_id=453&news_category_id=57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