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滋】180226 聯合新聞網:愛滋歧視案╱媽媽先考大學示範 阿立終回校念社福
2018-07-24
【台灣/愛滋】180225 蘋果新聞:國防大學逼退愛滋生挨批 檢討方案竟是製作宣導小卡
2018-07-29
【台灣/愛滋】180226 聯合新聞網:愛滋歧視案╱媽媽先考大學示範 阿立終回校念社福
2018-07-24
【台灣/愛滋】180225 蘋果新聞:國防大學逼退愛滋生挨批 檢討方案竟是製作宣導小卡
2018-07-29

【台灣/愛滋】180205 今日新聞:陽光男同大方自白 盼社會撕下愛滋歧視標籤

▲霖霖與伴侶拍攝影片,鼓勵HIV感染者多加了解用藥資訊以及穩定服藥。(圖/資料照片)

▲霖霖與伴侶拍攝影片,鼓勵HIV感染者多加了解用藥資訊以及穩定服藥。(圖/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去年9月時一席現代愛滋病是由男同性戀所引起的發言引起極大爭議,而現年25歲的「霖霖」便特地拍攝影片上傳至網路,大方坦承自己身為一個男同性戀以及愛滋感染者的身分,強調自己絕非特例,盼社會對於愛滋不再存有歧視標籤,並鼓勵愛滋患者更加勇敢誠實面對自己。

當「男同志」、「愛滋」、「娛樂性用藥」,充滿爭議性的名詞聚集一起

先前以影片「我是如何成為一個統計數字。」回應行政院長賴清德「愛滋病主因是男同性戀引起」一說的霖霖,在影片中不只勇敢揭露自己愛滋感染者身份,還道出擁有長達7年毒品成癮的經驗,影片至今已超過5萬人次點閱,底下湧進近400則留言,都可見大眾對於「男同志」、「愛滋」、「娛樂性用藥」這三個名詞仍擁有既定標籤和臆想。

面露陽光般笑容的霖霖說:「院長提到的客觀數據,我就是其一。我不是一個特例,我會感染HIV、我會碰到毒品,這數據產生的原因不是因為單一問題而產生,其中每一個的人生都是整個社會與人際交互影響的縮影。」


▲霖霖希望社會對於愛滋不再存有歧視標籤,以自身故事向大眾分享。(圖/資料照片)

愛滋最大的殺手不是無知,而是歧視和標籤化

「高中時期,我逐漸了解自己的性傾向,於是開始針對這方面展開探索,透由參加大專院校性別友善社團,補足學校、家庭沒有提供的健康教育及衛教資訊,之後也有定期進行愛滋篩檢,但在一次交友中誤吸食了安非他命,發生了人生第一次的高風險性行為; 我,感染了愛滋。因為先前對於疾病的認知充足,得知當下並沒有害怕,我知道只要按時服藥、穩定接受治療,我與一般人無異。」

身為家中么子的霖霖,原本想隱藏這個祕密到終老,但在面對毒癮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坦承一切向家人求助,可是印象中的美好家庭,卻因此掀起了一股波瀾。由於哥哥姐姐對於愛滋的錯誤迷思,甚至要霖霖向醫生索取相關證明,否則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與他相處,這樣的拒絕讓霖霖一度很受挫,甚至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我爸70多歲了,他其實不知道什麼是愛滋、什麼是同志,在哥哥姐姐恐懼我感染愛滋的時候,我的爸爸說『孩子不管怎樣都是我的孩子,他就是生病了啊,生病了我們帶他看醫生就好!』對比哥哥姐姐對於愛滋的刻板印象,以及爸爸對於疾病的無知,我覺得無知反而更無害。」


▲現今台灣的愛滋治療藥物已與國際同步,一天一次,一次一顆,無隨餐服用限制,副作用低,僅須穩定服藥、定時回診,其日常生活表現與你我無異,外界更無須用異樣眼光看待。(圖/資料照片)

家人、朋友及伴侶,是陪伴愛滋感染者的重要支柱

慶幸最終家人都給予霖霖接納與關懷,讓霖霖走出對毒品的依賴;而在一次環島的途中認識了現在的伴侶,對方不但接受霖霖感染者身份,兩人更為了鼓勵愛滋感染者穩定服藥拍攝了一系列短片,家人、伴侶以及就學時的師長與朋友,都是陪伴霖霖度過低潮時的支柱。

面對愛滋,你可以更誠實、更勇敢

霖霖說:「感染HIV並不可怕,當你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就多和醫生、個管師討論,了解疾病衛教和用藥資訊,當你了解過後,事情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同樣的這句話,也適用於對於愛滋擁有既定標籤的人身上,同志、愛滋、毒品成癮,這社會上擁有太多不帶善意的標籤,了解其背後發生的原因,簡單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段溫暖有幫助的話,甚至是更深遠的陪伴,這些都有可能拯救一個即將瀕臨邊界的人,而在別人的人生中,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一個存在。

補充資料:

觀看霖霖影片,請至https://livlife.com/zh-tw/your-stories/juno.html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