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1

【國際/愛滋】180108 風傳媒:他是出櫃同志,他是愛滋病毒帶原者,但他卻當選紐約市議長!

國紐約市在2017年11月選出新一屆市議會,而前議長馬麗桃任期屆滿,且不能再連任,加上議長被視為僅次於市長的第2最具權勢位置,因此這次議長寶座有8人競爭,現年35歲的市議員張晟是其中1位候選人,最後以48票贊成、1票反對、1票缺席獲得壓倒性支持,不僅成為紐約市史上最年輕的議長,更是首位公開同志及愛滋病毒帶原者身分的議長。

民主黨籍的張晟(Corey Johnson)是紐約市第3選區的市議員,因該選區的市議員、前議長柯魁英(Christine Quinn)在2013年任期屆滿,且不能再連任,讓時任曼哈頓第4區委員會主席的張晟有機會競選市議員,之後以86%的得票率當選,開啟市議員生涯頁面。2017年11月7日,張晟再度當選,且這次更上一層樓,角逐議長大位。

共和黨4人也支持 同黨非裔議員投反對票
紐約市議會51席議員中,共和黨只占4席,其餘全是民主黨拿下,而競選議長的8人,包括張晟在內也全是民主黨人,經過激烈競爭後,拒絕退選的非裔市議員威廉斯(Jumaane Williams)3日缺席投票,同為非裔的女市議員巴隆(Inez Barron)以缺乏非裔候選人為由,投下反對票,4名共和黨籍的市議員則全部投下贊成票,張晟幾乎獲得全體市議員支持,成為新議長。

張晟首度競選紐約市議員的影片。

《紐約時報》指出,張晟早在2015年就開始為競選議長進行遊說,沒有車的他全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計程車在紐約市內穿梭,他也沒有遊說清單,更沒有自己的計票團隊,「我全部記在腦中,我的整個策略就是讓自己盡可能成為多數人的第1或第2選擇」。

18歲公開出櫃 大學讀不到1學期就休學
張晟的勝出為紐約市議會寫下歷史新頁,他不僅是年紀最輕的議長,更是第1位出櫃且公開愛滋病毒(HIV)帶原者身分的議長。麻薩諸塞州東北城市比佛利(Beverly)出生長大的張晟,在擔任馬斯康諾高中(Masconomet Regional High School)橄欖球校隊隊長時,就曾登上美國各大媒體頭版,因為他在2000年出櫃,公開同志身分。

張晟之後考進位於首都華府的喬治華盛頓大學(GWU),但讀不到1學期就選擇前往紐約市,沒有錢也沒有家世背景的張晟,憑藉著社交手腕和過人意志力,逐漸在大蘋果嶄露頭角。不過張晟也曾沉迷酒精與藥物,並在2004年確診感染HIV,而他在2009年公開此事,相較於8年的出櫃決定,這次則更加認真坦率;張晟當選議長後,在市議會受訪時直言:「能活著真的很幸運。」

向祖父出櫃得到有趣回應:黨籍比性向重要
張晟在角逐市議員之前,積極參與LGBT人權活動,而他在當選議長後致詞,特別提到市議會在1986年通過法案,規定不可因性傾向而有住房、聘僱及公共領域相關歧視,「因愛滋病(AIDS)在同志社區流傳,該法案的支持與反對雙方長期對抗……讓我們繼續為今日仍爭論不休,但明日就無可爭辯的重要議題努力,讓我們行使權力,為無法發聲的族群發聲」。

張晟也提到過去的出櫃歷程,他稱自己也曾感到絕望,有尋死的念頭,「我向母親出櫃,而她毫不猶豫地說,她無條件地愛我……數月之後,我也向我的祖父出櫃,他當時已高齡82歲,是名虔誠的愛爾蘭天主教徒,我說:『祖父,我跟爸媽說我是同志。』他則回說:『我以為你要跟我說你是共和黨人!你可以是同志,但必須是民主黨人』」。

1/4亞洲血統 華人僑領幫忙取中文名
張晟的母親安.李察遜(Ann Richardson)3日出席觀看投票,而張晟也談到自己的身世,他的生父強森(David Johnson)是美韓混血,但在張晟11個月大時就拋下母子倆離家,「他在2014年過世了」;繼父羅伯.李察遜(Rod Richardson)成為養育張晟的重要人物,但羅伯有酗酒及好賭等惡習,因此年紀還很輕時就離世。由於擁有1/4亞洲血統,為了拉近與亞裔選民的距離,張晟因此取了中文名。

紐約中文媒體《世界日報》指出,張晟委託民主黨在紐約市華埠及下東城的區域黨代表、華人策劃協會董事長劉林劍虹(Jenny L. Low)所取,她挑選與張晟原姓氏「Johnson」發音相近的漢字,而「晟」字是明亮的意思,當她看到這個字時,瞬間覺得這個字就是為張晟量身打造,而張晟也相當滿意「晟」字的含意,立刻就確定好自己的中文名字。…

2016-12-20

【觀點/婚姻平權與愛滋】161219 風傳媒:【觀點投書】平權路上,愛滋礙了嗎?

觀點投書:平權路上,愛滋礙了嗎?

魏樊遠 2016年12月19日 06:00 風傳媒

灣社會中,「愛滋病」與「同性戀」始終是彼此身上的汙名化標籤,想到其一,很快可以聯想到其二。在這波婚姻平權的辯論中,愛滋病的控制也不意外地成為反方媒體的寵兒。

愛滋病毒主要透過性行為及血液傳染。雖然亦可透過妊娠及授乳造成母子垂直傳染,但自2005年孕婦全面篩檢愛滋計畫啟動後,垂直感染之個案數已持續下降,近年僅有零星個案出現。

透過性行為及血液傳染的疾病所在多有,愛滋病之所以能夠不同於其他,在於它普遍被認為與毒癮及男同性戀相關,再者,它是目前少數無法根治的傳染性疾病之一。但即便如此,愛滋也早已不是過去所說的世紀黑死病。

1996年,愛滋病的治療因「雞尾酒療法」獲得革命性的進展。研究證明以多種抗愛滋病毒藥物同時進行治療,能夠減少死亡率並減緩疾病惡化。台灣亦在1997年引進雞尾酒療法,此後隨著藥物及相關研究不斷革新,台灣的愛滋病毒帶原者已能在藥物控制下,過著與常人無異的日子。愛滋不但不再是絕症,近年的研究報告更顯示,早期發現並規律治療的愛滋病毒帶原者,其平均壽命只約略比一般民眾短少一年。

因此,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早期發現並規律治療這些愛滋病毒帶原者。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在2010年發表三零政策(three zeros strategy),呼籲全球公共衛生系統以「零愛滋新個案」、「零愛滋相關死亡」,以及「零歧視」作為共同對抗愛滋疫情的方向。

這三個「零」,在醫療資源豐富便利的台灣,最重要的絕對是「零歧視」。所有針對愛滋的歧視與汙名,都是愛滋病毒帶原者與高風險感染者進入醫療系統的最大阻礙。唯有讓所有的高風險感染者都獲得安全性行為、安全針具之相關知識,養成規律篩檢的習慣,我們才能降低愛滋傳染機會,並早期發現新的愛滋個案。也唯有讓所有的愛滋病毒帶原者都能夠卸下心防,開始長期與規律的藥物治療,我們才能夠減少後續的愛滋傳染與相關死亡。

對於愛滋的汙名,除了已造成醫療阻礙,竟也在這波婚姻平權的辯論中,成為反對方的操作工具。
但當我們可以誠摯的祝福安寧病房中時日無多的人們共成連理,為甚麼反而以愛滋為由,限制同性伴侶們進入婚姻呢?疾病不應限制婚姻
,尤其婚姻做為一段穩定關係的保障,讓同性戀族群中的愛滋病毒帶原者進入婚姻關係中,使他們能夠因而獲得家庭支持,也絕對有利於醫療照護與社會安全維持。

婚姻平權通過與否,亦與愛滋疫情無關。在已通過婚姻平權的國家中,我們無法在統計數據中發現婚姻平權造成愛滋疫情升溫的證據。

只要會呼吸,就可能得肺炎;只要開始有性生活,不論性傾向,都可能得到愛滋。愛滋的汙名標籤,不僅降低一般民眾對於愛滋的敏感度,也正在嚴重影響相關醫療需求者的就醫意願,使得台灣空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但穩定服藥的愛滋病毒帶原者仍未達到聯合國所訂定之標準,造成台灣的愛滋防疫漏洞。「讓愛滋疫情在台灣獲得控制」應是獨立於同婚議題之外的共識,為了這個共同目標,我們應該停止操作愛滋汙名。

停止歧視、停止愛滋傳播必須仰賴相關教育。這樣的教育必須涵蓋全體國民,內容必須涵蓋愛滋、毒品,與安全性行為。日前引起爭議的「彩虹媽媽」,以傳達「拒絕婚前性行為」為唯一重點的性教育,並蓄意忽略安全性行為的教學,便是一個失格的例子。

這種所謂的貞潔教育(abstinence-only program),早在十年前就已被證實無法降低青少年族群罹患性傳染疾病與懷孕的機會(Santelli, 2006; Underhill, 2007)。2010年,美國兒科醫學會更明文指出貞潔教育是一項「不智且無效」的性教育政策。最主要的因素在於青少年除了校園,有太多接觸到性相關資訊的媒介,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是要讓學童俱備完整的能力與知識,在所處的社會中保護自己,而非讓他們受到或有訛誤的片段資訊影響,將自己暴露於風險之中。

十年前的美國已是如此,今日台灣的各種資訊媒體普及,性相關資訊的取得只有更加容易。刻意在教育中忽略安全性行為,實是陷學童於不義。

這波婚姻平權的辯論,凸顯出了台灣在愛滋相關教育的不足,也引起校園性教育退步十年的疑慮。愛滋議題本獨立於婚姻平權,不應該受到惡意操作。在平權路上,愛滋不僅僅是無礙,且是無關。

*作者為醫師

原文出處:http://www.storm.mg/article/20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