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T朋友說:
陽剛的自己是最自在的,對於胸部總有說不盡的千千結。聽到別人說T是「學男生」的時候會很不滿,因為她就是她。她不認為自己是男性,但是又很不喜歡女性在社會上的柔弱形象。
另一些朋友說:
生為女性,她/他不喜歡被歸類為男性或女性。喜歡自己草食男式的陽剛,而非雌性豪邁。男性的中性形象很是理想。
有部份女跨男說:
他喜歡表現自我的陽剛力量,只有當胸部拿掉之後才讓他真正開始覺得自在。但是他不喜歡自己走完全的粗勇路線,而是翩翩男士。如果可能,有自己的雞雞也不錯。
以上諸多經驗,我們可能熟悉、也可能陌生。但即使有同樣的認同,個體的差異仍可能使我們在身體形象、生活經驗、以及看待性別的方式上有著極大不同。相反地,上述經驗的主人們——在出生時同樣擁有著女性身份,甚至經歷類似的對陽剛氣質的喜好與反省,卻在認同上有著根本的不同。究竟,是什麼影響、型塑了他╱她們的內在認同與外在表現?造成他╱她們彼此之間的相似與差異?
主辦:同志諮詢熱線 跨性別小組
日期:06/28(六)
時間:下午2點 ~ 5點
地點:狐狸野餐(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281巷22號B1,捷運中山國中站)
主持:蝸牛(正氣凜然女跨男)
分享者:
ling(man而不需跨的實踐者,正所謂「man跨穿衣過,陰柔心中坐」。)
大白(緩慢草食系生物)
飛(罕見多肉女跨男)
不需報名,自由參加。
本活動由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