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精選/對談】081229聯合報:名人對談 >賴正哲 陳克華
2008-12-29
090102自由時報:同志書店 晶晶10歲了
2009-01-02
【名家精選/對談】081229聯合報:名人對談 >賴正哲 陳克華
2008-12-29
090102自由時報:同志書店 晶晶10歲了
2009-01-02

【觀點/電影】081224中國時報《觀念平台》:紀大偉 >如果電影院像教室

作者/紀大偉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性致勃勃網站」轉載。僅向作者致謝。

在二十年前,「如果教室像電影院」是很夯的作文題目:課堂無聊,電影有趣,如果教室變成電影院,就可以寓教於樂。這個觀念當然過氣了。

二十年來,已經有許多──甚至過於浮濫──的課堂利用電影進行教學。「教室已經是電影院」,可是寓教於樂的境界是不是真的實現了?教學品質果真提高了?

甚至在這年頭,反過來思考「如果電影院像教室」,都可能過時。電影院不再是學子青睞的空間。不上電影院的學子,大可以上網;上電影院的人,往往只有好萊塢傾銷的商品可選。

不過我在這裡重炒「如果電影院像教室」這盤冷飯,出發點是「《海角七號》現象」。這個現象並非只包括這部電影而已,也包括此片在台灣南北內外引起的種種波瀾。去電影院看《海七》,並不等於是去一般的電影院消費而已,而真的像是去教室。我想指出,私下看《海七》的碟,和親身去電影院看,也是兩回事──私下看碟是私自的,並未和人群互動;而在電影院看片(包括排隊入場,片後和人討論),卻免不了和人群互動。我想要圈起來的兩個關鍵詞,是「人群」和「互動」。

「如果教室像電影院」這個觀念過時的另一個致命原因是,主事人(教學者?)沒把教室裡的一群學生視為「人群」(當然也沒視為「民眾」),而這批學生只是被動的肉塊,被動地接收教室前面播送的訊息。這種教育方式是封建的。

「如果電影院像教室」這個觀念,難免引起各種詮釋,不過如果這個觀念要在今日擲地有聲,參與者(不只是導演和專家,也包括無數觀眾,部落客等等)就要正視「人群」:人群在電影院內看片,在院外討論,在網上抬槓。這些民眾並不是被動的,而是互動的。這一組又一組的人群,是「民眾」──大家甚至把《海七》造就成一部「民眾電影」(這是我本人暫時使用的一個標籤)。

《海七》一片將來必在台灣影史上留名,但它的名聲未必建立在它的藝術成就上,而在於它動員民眾的力量。作為「民眾電影」,《海七》有沒有可能(或,已經?)和「民眾運動」發生關係?

這樣批判式的民眾電影院,才堪稱教室。美國今年也有類似《海七》的「民眾電影」,即同性戀人權鬥士哈維.米克(Harvey Milk)的傳記電影《MILK》,由西恩潘主演,目前正在上映中。此片刻意和民眾運動結盟;如,片商鼓勵教育機構包場放映(而不只是在商業電影院播放)。在舊金山,觀眾故意去卡斯楚街(以同性戀文化出名,是米克生前的地盤)的電影院看,一票難求。

在犬儒的今日,《海七》和《MILK》竟然以民眾電影之姿,召喚出民眾。電影,不一定只是冷冰冰的商品而已。

轉載文章來源:2008/12/24 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http://tol.chinatimes.com/CT_NS/CTContent.aspx?nsrc=B&ndate=20081224&nfno=N0111.001&nsno=1&nkeyword=%ac%f6%a4j%b0%b6&SearchArgs=Keyword%3d%ac%f6%a4j%b0%b6%26Attr%3d%26Src%3d7%26DateFrom%3d20081129%26DateTo%3d20081228%26ShowStyle%3d2%26PageNo%3d1%26ItemsPerPage%3d10&App=NS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