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跨性別】141018晃遊性╱別系列座談:第一次使用荷爾蒙就上手
2014-10-18
【台北/身障體驗】141019遊行聯盟:2014同志遊行前戲活動-歧視地點長征
2014-10-19
【台北╱跨性別】141018晃遊性╱別系列座談:第一次使用荷爾蒙就上手
2014-10-18
【台北/身障體驗】141019遊行聯盟:2014同志遊行前戲活動-歧視地點長征
2014-10-19

【台灣/婚姻平權】141016 系列報導評論整理:「用平等的心把每一個人擁入憲法的懷抱—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

婚姻平權排字

SongYY 引言:由尤美女委員所召集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於 10/16 舉行「用平等的心把每一個人擁入憲法的懷抱—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以下整理現場錄影連結、及正反雙方的報導、相關評論等,供大家參考。

資訊圖表「支持同志婚姻合法化嗎?」(由 Queerology 的阿Jo製作),歡迎無斷轉載

資訊圖表「支持同志婚姻合法化嗎?」(由 Queerology 的阿Jo製作),歡迎無斷轉載。點擊該圖,可放大。

鄭麗君:就算同志只1人 也不該被剝奪權利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16)日舉行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正反方上演交鋒。圖:邱珮文/攝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16)日舉行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正反方上演交鋒。圖:邱珮文/攝

新頭殼newtalk2014.10.16 邱珮文/台北報導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16)日舉行「用平等的心把每一個人擁入憲法的懷抱—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正反方上演交鋒。反同婚人士主張同性婚姻並非人權、同志收養不符孩子最佳利益,也有反方認為應交付公投決定。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則強調,就算今天同志只有1個人,他也不應該被剝奪結婚的權利。

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李晏榕表示,她身為律師,經手過無數家事案件,她看過無數破裂的婚姻、不負責的父母和被折磨的孩子,並不因為是異性戀就有及格的教養能力。反而許多同志家長,因為深知社會環境不友善,更加用心謹慎地撫養小孩。她同意撫養小孩應考慮孩子的最佳利益,但是預設「同志不適合撫養小孩」本身,就是歧視、恐同。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說,同志一樣要繳稅、服兵役、盡義務,卻不能結婚,在這個國家就是「次等公民」。她說,不管反方提出多少證據想詆毀同志族群,都不能成為剝奪他們結婚的理由,今天陌生男女、殺人放火者、70歲男與16歲女都可以結婚,婚姻早就被異性戀搞得爛透了,為何奉公守法、想相互扶持的同志就是不行結婚?

台灣守護家庭大聯盟秘書長張守一則反駁,同志有性行為是事實,但是不代表可以享受一個法律。性行為像是言論自由,你可以說好的或不好的,但他反對去宣揚那是好的,如果用國家法律去認可,會有價值混亂的問題。他強調,「我們要保護一塊乾淨的領域,讓異性戀者繼續(維繫家庭),如果同志有些行為不恰當,要來侵犯到人家好好的領域,是否符合道德和平等原則,還需要思考。」

他也以「千里尋母」的故事為例,提到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爸媽是誰,當法律上的父母變成「雙親一」、「雙親二」,將造成人倫崩解。他尊重同志的人格權,但是堅決反對將行為擴散。

婚姻平權草案提案人、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鄭麗君指出,這次修法核心價值就是打破歧視。今天大家在這討論同志能否結婚,其實是一種威權,大家應該檢討為何長久以來剝奪他們的權利。就算今天同志只有一個人,他也不應該被剝奪權利。

鄭麗君表示,有人認為同志婚姻會傷害國家,但國家發展不應建築在少數人的痛苦上,修法雖然不會完全消除對同志的歧視,但至少可以大幅降低歧視被複製。她說,自己可以感受到社會有一定的反對者,但是希望他們不要打電話到召委辦公室,讓一切回歸理性討論。

原文網址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52535

反同律師:生物學只有兩性 其他叫基因突變

立法院今(16)日針對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召開公聽會,安提阿法律事務所律師孫立虹會中強調「真相只有兩性」。圖:邱珮文/攝

立法院今(16)日針對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召開公聽會,安提阿法律事務所律師孫立虹會中強調「真相只有兩性」。圖:邱珮文/攝

新頭殼newtalk2014.10.16 邱珮文/台北報導

立法院今(16)日針對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召開公聽會,邀請正反方表達意見。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曾品傑指出,同性結婚並非基本人權,須考量社會接受程度;而因應事物本質不同,給予的合理差別待遇,並不違反憲法中的平等權。安提阿法律事務所律師孫立虹則強調「真相只有兩性」,從SRY基因判別的結果,只有兩種,不是男、就是女,其他的生物學稱做基因突變。

針對同性結婚及收養議題,台灣性別教育發展協會秘書郭大衛率先表示,他是一個同性戀過來人,但是現在已有異性戀家庭。他很感謝過去父親態度「中立」沒有特別支持鼓勵他,否則自己現在不知道會走上什麼路。他說,過去自己有過10個同性伴侶,其中7個只有肉體關係,其他的感情也僅維持1個月,但是現在與太太結婚半年,感情只有越來越好。

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中正大學財法系教授曾品傑則指出,同性結婚並非基本人權,須考量社會接受程度。他說,同性家庭的環境不利於未成年子女的身心發展,異性婚姻和同性結合在公共利益的達成上有程度差異,因此法律賦予兩者不同的身分關係。因應事物本質不同,給予的合理差別待遇,並不違反憲法中的平等權。

他強調,同性伴侶間已經可以享有民法上家長與家屬的扶養權利與義務,並可以根據「共同生活之客觀事實」,依法可成為稅法上認列扶養的免稅額。

安提阿法律事務所律師孫立虹則指出,性別中立化、人權及平等原則的口號,都是同性婚姻議題的「添加物」,應去除才能看見真正本質。

她質疑性別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的?她說,除了性別,還有很多事物構成我們的人格,例如色覺、音感、思想。如果有人天生看交通號誌時,綠色像紅色、紅色像綠色,難道政府就要「色覺中立化」,允許他在紅燈時過馬路嗎?她說,既然政府沒有特別為色盲者建制,「別的人格特質受到什麼樣的待遇,你就要受到什麼樣的待遇,這才是合理的。」

孫立虹再指出,平等原則是「相同事物相同處理,不同事物不同處理」。「我和我先生就不一樣咩,那我跟他結婚,怎麼會跟我和另一位女生結婚、他和另一男生結婚一樣呢?」她說,即便真正的陰陽人都可以靠「SRY基因」來判定性別,判別結果只有兩種,「不是男、就是女,其他的,我無意冒犯,生物學將它叫做基因突變。」

她強調,去掉這些添加物,真相只有男、女兩性,男女不一樣、男女結婚也與男男結婚或女女結婚不一樣。婚姻絕對不是私人事務,它甚至比統獨問題還重要,既然台灣是民主國家,這個議題答案就在公投。

對此,台大法學院教授、模擬憲法法庭大法官陳昭如則批評,「不同事物、不同對待」的主張,早就被諸多憲法學者批評為空洞無用的公式。她指出,過去許多歧視女性的待遇都是利用「男女有別」的藉口,那只是一種正當化歧視的理由。

原文網址: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52529

 

反同婚:女女戀打扮為何1中性1女性?

育達科技大學財法系副教授韓毓傑今(16)日在立法院「同性婚姻及收養議題」公聽會上質疑,同志團體依然掉入「夫妻」的價值觀裡。圖:邱珮文/攝

育達科技大學財法系副教授韓毓傑今(16)日在立法院「同性婚姻及收養議題」公聽會上質疑,同志團體依然掉入「夫妻」的價值觀裡。圖:邱珮文/攝

新頭殼newtalk2014.10.16 邱珮文/台北報導

育達科技大學財法系副教授韓毓傑今(16)日在立法院「同性婚姻及收養議題」公聽會上質疑,同志團體主張民法應把「夫妻」改為「配偶」,卻在修辭、裝扮上,依然掉入「夫妻」的價值觀裡,女女戀既然勇敢去愛,「為什麼還要打扮成一個中性、一個女性呢?」

立法院今天舉行同性婚姻及收養公聽會,召委尤美女要求法務部2個月內研擬出相關修法提案。會中正反方主要就「同志婚姻是否可用它法替代」以及「同性撫養子女是否符合子女利益」展開辯論。

同志收養訴訟當事人大龜在公聽會上播放同性收養家庭的生活影片,強調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和樂。她以自己為例,她和她的老婆2009年在加拿大透過捐精生一對雙胞胎,但法律不承認她們的撫養權,使得不安全感嚴重影響家庭生活,她只能透過隨時拍照記錄,作為未來可能的法庭上證據。

對此,育達科技大學財法系副教授韓毓傑表示,如果他是孤兒,今天一對同性戀者要收養他,他一定不要。因為,雖然他看了影片也覺得很溫馨,同性戀者可以教養這麼好的小孩,但是小孩未來社會化過程中,從小學到大學,所面臨到的壓力,是這些家長無法理解的。

韓還說,有件事想問同性戀者,女女戀怎麼會說「我跟我的老婆」,2人之間為什麼還會有夫妻的角色分別,她們不也掉在「夫妻」的價值觀裡?他強調,你們可以勇敢去愛,為什麼還要打扮成一個中性、一個女性呢?他提到自己有很多男同性戀朋友,平常都穿牛仔褲,但是為了凸顯其中一個女性的角色,就開始穿裙子、做較女性的打扮,讓他難以理解。

他也呼籲同性愛人們,「你把你的需要、你的痛苦全部說出來,大家可以用修正其他法律的方式替代,不要去動民法這種根本大法,不要去動一個家、一個婚姻制度。」

對於韓毓傑的言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稍後回應,她與自己的伴侶都是互稱老婆,不需要太拘泥稱謂,這都是各自選擇,不等於複製異性戀關係。至於穿著打扮,她則認為是性別氣質的問題,也不是所有異性戀女性都具備陰柔特質,例如第一夫人周美青,就以較為中性的打扮著稱。

此外,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李晏榕也駁斥,同性戀家庭的小孩面臨到的社會壓力,大家不去譴責大環境的不友善,反而說是父母自私、不顧孩子利益,這其實是邏輯上謬誤。

原文網址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52542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