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跨性別】120914 聯合晚報:總統府人權委員會 盼放寬變性人認定
2012-09-16
【泰國/愛滋去污名】120917 中央社:不歧視愛滋 每年1萬泰警受訓
2012-09-17
【臺灣/跨性別】120914 聯合晚報:總統府人權委員會 盼放寬變性人認定
2012-09-16
【泰國/愛滋去污名】120917 中央社:不歧視愛滋 每年1萬泰警受訓
2012-09-17

【馬來西亞/防治同志教育?】120912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父母教師把關防性向異常/0915 教部沒指示追剿同性戀/0916 東方日報相關評論與回應

父母教師把關防性向異常
2012年9月12日 檳城12日訊

教育部副部長博安表示,「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LGBT)群體人數日益增加,是因為父母及教師沒及時注意到相關症狀。

他說,各方應提高意識,許多人都是從學校或青年時期開始有這些傾向,父母及教師應及早關注此事及給予輔導。

他指出,父母應從小開始注意孩子是否有「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群體的症狀,如男性喜歡女性的玩物,並應趁早作出預防。

在學校宿舍被雞姦
「當男生常在男性朋友家過夜時,那就需要調查了。」

他說,有些人是在學校宿舍時有這種傾向,也曾有一些人在宿舍被雞姦。

他指出,該群體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數,已超越針筒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但他受詢及時無法出示數據證明。

不過,根據衛生部資料顯示,從1986年至2009年,針筒注射毒品吸毒者是感染愛滋病毒最大的群體。

在2010年時,儘管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案例已超越吸毒者1737宗案例,但在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案例中,同性戀/雙性戀只有301宗,而異性戀佔1472宗。

博安今日為「解決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問題」父母論壇開幕後,在記者會上這麼表示。這項論壇由大馬教師基金有限公司舉辦,共吸引1500父母及教師參與。

趁早預防免後患
他說:「這已是第10場系列論壇,在雪蘭莪、吉隆坡、霹靂州舉辦,共吸引5700人參與。」

他表示,印尼有許多領袖,甚至是宗教領袖支持該群體的運動,這具有爭議,若大馬不趁早解決,未來或產生大問題。

「目前大馬已有一些徵兆,有一些人以人權的立場,捍衛這些少數群體的運動。但其實那是對民主的混淆。我們還是趁早預防較好。」

根據大會派發的讀本,男同性戀的症狀是擁有結實身體及喜歡展示身體,如穿V領或無袖衣服、喜歡穿鮮豔顏色的緊身衣、對男性較有興趣、喜歡攜帶如女生般的大包包。

至於女同性戀的症狀是喜歡引誘女性、與非伴侶的女性保持距離與關係、較喜歡與女性伴侶一起吃喝玩樂及睡覺、對男性沒有感覺。

劉素希斥無根據
對此,女權運動分子劉素希受詢及時,直斥這些症狀沒有根據,不能作準。她認為有些打扮是潮流,而且會隨著地域及時間而有所轉變。

「很多女性都喜歡與朋友一起看戲、吃飯、睡覺、手牽手,是否代表她們都是同志?」

劉素希認為,不應本末倒置,在未了解「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群體的前提下,就直接下定義為社會問題而進行預防工作。

她認為,應先了解事情及進行更全面的討論,也不應錯誤引用數據塑造負面的印象。

新聞出處: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23554:&Itemid=113

教部沒指示追剿同性戀
2012年9月15日 吉隆坡15日訊

隨著「偵察校園同性戀者」指南出爐掀起國際輿論後,教育部強調,該部不曾核准任何一方擬定或發出偵察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及跨性別者(LGBT)指南,以在全國學校派發。

教育部今日在一篇僅有三段文字的簡扼文告強調,他們從未支持、贊同或是核准發出相關指南。

該部在其官方面子書專頁發表這文告時強調,上週三在檳城所舉辦的講座會,純屬該些對同性戀現象的非政府組織所辦。

文告說,該部非常重視在成人社會中出現的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現象,同時也採取了幾項相應的措施去應對。 「教育部會給予學生直接或間接的輔導,避免他們陷入這種不健康的歪風。」

據報導,教育部副部長博安上週三在檳城為一場題為「解決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問題」的父母講座會主持開幕。

博安更指出,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及跨性別群體人數日益增加,為人父母或師表者,都沒及時關注這些症狀,因此各方應提高意識。

家長杜漸防萌
該講座會也派發一本讀本,內含男女同性戀者的特徵指南,所指的特徵皆是以穿著,甚至身材結實即有症狀,內容之荒謬引人嘩然,社運人士紛抨擊此等指南,是鼓吹校園師生戴上有色眼鏡,形同「獵巫」來剿滅同性戀者等。

這場由大馬教師基金會有限公司及布城學校家協理事會舉辦的講座會早前在峇六拜伊斯蘭基金會大廈展開第10場的巡迴演說,當時出席的1500名檳州各校教師和家長皆獲此指南。

類似的講座也已經在雪隆、霹靂展開,估計已有5700人出席,主辦單位還會邀請專業講師及成功被矯正的「前同志」與家長以及教師分享有關課題,預防孩子成為同志、雙性戀或是跨性別者。

隨後,博安在週五接受《法新社》專訪時指出,教育部支持類似的講座會,以讓家長認識更多有關同性戀者群體的種種「症狀」。

他也說,至少家長能藉此杜漸防萌,防杜孩子身陷歪風。由於教育部副部長言論「激烈」,指南在教育部「認可」的活動上廣為派發,教育部被視為已為此份指南「背書」。

性取向自主嘉年華召集人兼平權社運份子馮啟德指出,教育部此等立場是具有歧視性,而且迂腐弱後,讓人深感駭然。 「教育部這種作風是霸凌,更是笑話。」

在歐美國家,同性戀者或行徑女性化的學生因不堪校園霸凌而自殺案例頻傳,而據英國《衛報》一篇報導指出,英國有55%的同性戀者等的弱勢群體是受到校園霸凌,而萌生輕生、自殘念頭。

該報的一名作者托德,在撰文(網址ow.ly/dJB5C)斥大馬教育部「愚昧」,在結尾時寫道:

「問題不是家長、老師或社會可以輕易地偵察到他們是否是同性戀者,而是他們所受的痛楚大部份是外人看不見的。」

新聞出處: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23895:&Itemid=113

指南辨識同性戀 學者:反效果
2012年9月16日 吉隆坡16日訊

資深心理學家李志祥博士認為,以同性戀特徵指南來判斷學生性取向將導致符合這些特質和表面行為的學生成為同學的笑柄,屆時不但無法取得預期效果,還會令學生自尊心受創、對性別更加混亂。

他表示,對教師來說,他們沒有受過相關知識的訓練,如果單憑這項指南去鑑定學生是否是同性戀者,是十分草率的。

他對《東方日報》說,「青少年在中學時期容易出現性別混淆是正常的,有些學生本來就不確定(性取向),但因為被別人取笑而讓個人自尊心受創,同時,性取向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這項同性戀特徵指南是上週在檳城舉辦「解決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問題」巡迴講座會後引起爭議,由於教育部副部長博安現身「背書」,讓教育部被指「支持」這項指南,但日前該部已經發表文告撇清。

該項指南最受爭議的項目是男性偏愛V領、亮色系、緊身衣服和拎大包包的穿戴風格被指是男同性戀者的特徵,讓「看傻眼」的外國媒體也競相報導。

李志祥認為,該指南準確性令人質疑,同時覺得講座會主辦單位這種「費盡心思」幫父母鑑定孩子是否是同性戀者的行為,既無聊又荒謬。 「無論從醫學、科學抑或心理學角度,都無法對同性戀的特徵作出準確判斷,並反問該指南的根據性在哪裡。」

引起更多誤會衝突
他說明,亞洲人的性成熟年齡較遲,大概在20歲初,當他們有社交能力、性經驗後,就能判斷及選擇他們所要的生活,這時性取向才會定下來。 「中學生出現性別混亂是每所學校常有的普遍現象,如果父母依據這些『同性戀者特徵』去判斷孩子的性取向,容易造成誤判,引起更多誤會衝突。」

他指出,青少年容易出現性別混亂,這是因為他們正處於自我統一發展和自我統一危機的關鍵年齡。他認為,與其去關注學生是否有同性戀傾向,不如多花時間去解決日益嚴重的學校霸凌事件、中學生患上精神疾病以及價值觀日趨功利等問題。

李志祥表示,現在的青少年價值觀追隨潮流,愛好中性打扮,男生開始健身是因為青少年開始在意自身形象,該指南所提及的「特徵」顯然有爭議性。 「有時青少年與同性要好,他們也會產生自己是否就是同性戀者的疑問,其實不然。中學生容易出現性別決策不確定的情況,這時家長和孩子就要學習怎麼去認識。」

他指出,學校一般的做法就是建議學生擴大社交生活、多與異性接觸以及教他們認識何謂同性戀及性教育。

新聞出處: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23951:&Itemid=113

網視:偵察同性戀,不如追剿貪污
國內 2012年9月16日

突然,V領無袖、緊身及亮色係被標籤為男同性戀者的衣著,突然,女性若喜歡與女性一起出門、吃飯以及在女性陪同下一起睡覺,就有同性戀的嫌疑。

突然間,同性戀似乎患上了傳染病,人人必須留意他們的「症狀」,突然間,大家被所謂的「症狀」混淆,因為男性穿著V領無袖、緊身或亮色系太普遍;而沒有男朋友的女性難道就必須孤伶伶吃飯逛街?

「偵察校園同性戀者指南」除了掀起國際輿論,在網路上更是吐槽聲一片,此指南被形容成匪夷所思。

有者反問,政府怎麼不先發出「偵察貪污官員指南」和列出貪污官員的「症狀」進行追剿,看看效果如何。然而貪污是一種選擇,那同性戀呢?

其實早在去年就出現類似的情況,登嘉樓州教育局將66位有女性化傾向的男生送到一個訓練營,以糾正他們的行為。

該局總監當時稱,不是要干預大自然過程,是要把這些學生帶到正確的生活道路。他說,父母和教師們必須在男童早年時期,留意他們的女性化傾向,即使是即使是最輕微的力,若任由不管,它可能在後期形成他們與家人和社會的問題。

措施匪夷所思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報導了大馬的「偵察校園同性戀者指南」,文章(huff.to/OKDpRf)引來超過800項回應,多達1萬人轉發,大部分都認為此措施匪夷所思。

其中有幾位馬來西亞網友出來澄清,甚至為「馬來西亞政府的愚蠢」致歉,並指「政府目前由狒狒和穴居人在管理」,希望外國人不要為此對大馬和大馬人民有刻板印象。

有網友馬上牽引出熱愛V領穿著的美國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桑托姆,比起現任總統奧巴馬早前轉態支持同性婚姻,這位保守派領袖的立場是堅決反對同性婚姻。

「我們如何解釋他的V領毛衣?有人通知他(桑托姆)了嗎?有人告訴他的支持者,他們正在支持『同性戀』候選人?」

網友rtgmath回應:「無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他們都是人,不應被標籤或歧視。通常只要接受他們的性向,他們並不會打擾其他人。真打擾人的是原教旨主義者,他們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很大的麻煩。」

也有同性戀者出來回應:「我從未使用手袋。我是否個不完整的同性戀者?」

若身材結實就屬男同性戀者,網友諷刺:「馬來西亞新的廣告牌:『真正的男人是鬆弛和寒酸的』。」

馬來西亞公民自由運動(MCLM)代表沙裡夫丁也撰文(bit.ly/OtzvKV)指出,對偵察校園同性戀者指南的出現表示震驚,因為教育部任意負起一個不受法律規定的任務和責任。

他指出,教育部的主要和唯一責任,是為每個和各社會階層的馬來西亞人指供學習機會和基礎設施。

時評人吐槽男性不能穿著緊身小潘若是男人也穿紗籠跳水?
時事評論人瑪麗安在《自由今日大馬》網站上發表文章(bit.ly/U0SfXH)稱:「布城幾時才會明白,表現出同性戀傾向者也是人類?」

「偵察校園同性戀者指南下,男性不能穿著緊身。如果我們的奧運腳車手是學生,他們將被排斥。」

「愛好運動的馬來西亞學生應該怎麼穿呢?如果潘德蕾拉是男人,她是否要穿紗籠圍裙潛水?」

李欣怡:原來我是Gay
著名藝人電視主持人李欣怡在面子書上說:「我常常V領無袖,我不常穿鬆身衣,更大愛五顏六色的,我出名愛拎大包包!啊!我終於頓悟為什麼我嫁不出去,原來我是Gay!匪夷所思。」(on.fb.me/PGRmlX)引來網友近400個讚。

新聞出處: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23991:&Itemid=113

延伸閱讀
120915 太陽報:馬國研討會涉歧視同志/0912 星洲日報:孩子性取向有跡可尋 2組織教你看透男女同志
https://www.songyy.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91518549200&myarea=3

Facebook 留言